記者 盧先慶 報道
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讓群眾過上好日子,才是最終的目的。在鄉村振興中,產業興旺是基礎。發展鄉村產業,不像過去就是種幾畝地、養幾頭豬,而是要發展帶動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。各鄉鎮要圍繞全縣“1+3+2”產業布局,久久為功、持續發力,把產業發展好、鞏固好。
要嚴守“糧食安全、耕地保護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”三條底線,抓好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工作,完善動態監測和幫扶保障機制,確保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。
位于巫峽·神女景區的同心村,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,目前已發展了2000多畝大櫻桃,同時,還憑借旅游產業,辦起了農家樂,讓當地村民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。

鄉村之美,美在自然、美在人文。曹邦興指出——
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,把鄉村建設好,是鄉村振興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。在鄉村建設中,要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,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,充分體現農村特點,注意鄉土味道,保留鄉村風貌,留得住青山綠水,記得住鄉愁。
當前,要在保護好當地傳統村落的前提下,結合農旅融合,因地制宜、科學規劃,打造好旅游業態,真正讓農村成為產業興、生態美、百姓富和諧統一的美麗之地。
全縣黨員干部心中要時刻裝著群眾,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真正把群眾冷暖安危放在心上,為群眾辦實事、好事,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,做群眾的貼心人。
要大興調研之風,通過深入基層、深入實際、深入群眾,了解群眾在想什么、盼什么、最需要黨委政府干什么、做什么,從而凝聚起全縣干部群眾強大動力,在鄉村振興和巫山高質量發展中,以“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”的精神狀態和“說干就干、干就干成、干就干好”的工作作風,推動全縣加快建設生態優先新高地綠色發展示范區。